第465章 上艾阅兵(2/3)
作品:《三国求生手册》们则含蓄得多,夸耀起来也显得有历史底蕴。
“当年李少卿以五千人强弩力御匈奴十余万骑之战法,也不过如此吧?”
“不然,李少卿终是力疲而降,若讨逆将军易地而处,定能更胜一筹!”
随着弓弩手演练完毕,之后长槊兵、刀盾兵、戟士也依次列阵,演练步阵推进战术。
参与演练的三营尽皆是精锐,这些常演练的动作熟极如流,既整齐又威猛,自是引来连声赞叹。
得益于讨逆营训练体系的模板化,无论是什么兵种,在什么营中,其基本训练路都是相同的,达标的水准也是恒定的。
故而,看在在外人眼里,这些兵都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般,简直不可思议。
待步阵尽数演练完毕后,颜良问那使者道:“如何?吾兵甲利否?张坦的部众可能抵挡?”
使者见了讨逆营士卒的战技战法也是自愧不如,但他也不肯示弱,说道:“平地相战虽有不如,然以之攻打险山坚寨犹有不足!”
颜良闻言唯呵呵而已。
步卒演练之后,城头鼓声又是一变,然后就有数百骑兵从西侧城墙外拐了出来。
骑兵们都披着甲胄,手中持着精铁长槊,列成冲锋阵型,如同在战场对战一般,把长槊放平在前。
在城头的人们看来,这数百骑兵便如同一浪头一般,层层叠叠地从他们面前冲刷而过。
马都是北地良马,人都是河北健儿,数百骑兵一同冲锋的气势自是雄壮威武,令人心潮澎湃。
尤其是北上的士人,他们在荆州见多了舟船,少见骑兵。
即便是有骑兵也都骑的蜀地矮马,与眼前的这股骑兵完全不能相提并论。
饶是张坦的使者长期处幽并之地,各贼寨中也不乏北地良马、善驭之士,见着这些骑兵的威势也是双股战战。
颜良得意地问道:“我麾下精骑之威如何?可能以此踏平贼寨?”
张坦的使者喉头发干,强撑道:“将军说笑尔,骑兵虽锐,如何能以之攻寨。”
颜良心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,还真是死鸭子嘴硬。
他对旁的传令官道:“击鼓,召砲组。”
一般步兵、骑兵演练之后,练兵也就结束了,不过今天讨逆营中还增加了一个演练项目。
鼓声想起后,从讨逆营驻地里行来一群骡马,拉着三辆沉重的投石车。
通常,投石机这种攻城器械是不会用来演练的。
因为时下的投石机多用人力牵引作为动力,发的力量难以恒定,精准度简直就是瞎蒙。
然而,讨逆营中的投石车却与时下普遍的人力牵引型投石车不同,都是经过改良的配重式传动,其形制大有不同。
这些在外行人眼里自是不觉有异,但在一些读过兵书,见识过投石机运作的人眼里那是大为好奇。
尤其是马钧,盯着那三具投石机一瞬不瞬,暗中琢磨着其功效优劣。
在百余步远的位置上,预先堆起了十来个小土丘,这些土丘都泼了红漆,看起来比较显眼,正是本次施的靶子。
经过短暂调试的投石车分别开始预试距,然后根据预的反馈来继续调整。
直到调整完毕,砲手用旗语向城头示意可以正式开始。
城头用鼓声和旗语予以回应,投石机便开始了发。
普通投石机发时需要调集至少十来个士卒、民夫牵引绳索,再加上负责瞄准和搬运石弹的作手,动辄二三十人,显得人员十分庞杂。
眼前的这三具投石车的人员却很精简,只是一人负责瞄准,两人负责装弹,两人负责控制配重,连指挥官在一起也就只有六人。
然而,就是这六个人作的投石机,却运作效率极高,一刻钟时间里足以发十几二十发石弹。
得益于事先对石弹进行打磨称量,又用恒定的配重来传导力量,让石弹的准度大为提升。
三具投石机的第一轮齐效果尚可,一发稍稍偏出,一发力量过大越过了土丘,一发正中目标。
泼了红漆的土丘瞬间被轰塌,扬起一大股泥沙灰土,显得声势惊人。
在如此远的距离上,用投石机投并不大的土丘难度极高,有如此命中率已经极为了得,引起观者连连赞叹。
他们更是评论起了这个新式投石机威力极大,能够一发石弹就轰塌土丘,堪称战场利器。
不过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,按理说,若是这土丘是夯土而建,靠十几二十斤的石弹绝难轰塌,至多带起一些泥沙。
而这个靶子乃是用浮土搭建,甚至为了增加命中时的效果,在浮土中用木板做架,中间镂空,所以一砸就塌毫无悬念。
随着投石机连连发,那些靶子被一一命中,齐了十轮后,十来个靶子只余下两个孤零零地杵在那里,而那片区域已经一片狼藉。
这非同寻常的演练项目,看得观众们大呼过瘾,俱都以为他们掌握了讨逆营百战不殆的秘密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三国求生手册 最新章节第465章 上艾阅兵,网址:https://www.88gp.org/6/6273/455.html